捷訊通信

服務熱線: 4007-188-668 免費試用

聊天機器人與人工服務之間的完美結合

來源: 捷訊通信 人氣: 發(fā)表時間:2025-09-06 11:36:14
一、核心邏輯:兩者結合的本質是 “優(yōu)勢互補”
聊天機器人與人工服務的結合,核心是 “機器人補效率、人工補溫度”,解決單一模式痛點:
  • 機器人優(yōu)勢:7x24 小時承接高頻基礎需求(查物流、問政策),避免人工重復勞動;短板:復雜場景適配弱、情感共情不足(如客戶激動時機械回復易激化矛盾)。
  • 人工優(yōu)勢:處理個性化、高風險問題(賬戶凍結、售后糾紛),用同理心化解負面情緒;短板:成本高、效率有限(高峰排隊、無法全時段覆蓋)。
結合目標:機器人處理 80% 基礎需求,人工聚焦 20% 高價值需求,讓客戶感受 “高效且有溫度” 的服務,契合智能客服 “人機協(xié)同” 演進方向。
二、三大落地策略:從 “分工” 到 “協(xié)同”
(一)第一步:明確分工邊界 —— 專業(yè)匹配需求
基于 “需求類型 + 復雜度 + 情感需求” 劃分服務域,避免錯位:
  1. 機器人核心服務域:高頻、標準化、低情感需求
覆蓋無需人工判斷的場景:
  • 基礎查詢:物流進度(輸訂單號調(diào)?。?、訂單狀態(tài)、售后 / 會員政策;
  • 簡單操作:修改地址(推快捷入口)、開電子發(fā)票(自動填信息)、預約服務;
  • 通知提醒:訂單確認、退款到賬、商品降價通知。
示例:客戶問 “訂單 123 在哪”,機器人直接回復 “XX 市運輸中,明日達”。
  1. 人工核心服務域:復雜、個性化、高情感需求
聚焦需主觀判斷或風險把控的場景:
  • 復雜問題:賬戶異常(莫名凍結)、售后糾紛(商品破損拒賠)、定制咨詢(企業(yè)批量采購);
  • 情感需求:客戶情緒激動(多次投訴未解決)、重大損失咨詢(訂單丟失致大額損失);
  • 高風險操作:賬戶注銷、大額退款、身份信息修改(需人工核實)。
示例:客戶說 “賬戶登不上,急死了”,機器人識別后轉人工,同步 “賬戶名 + 登錄失敗次數(shù)”,人工直接安撫排查。
  1. 動態(tài)調(diào)整分工
依數(shù)據(jù)反饋優(yōu)化:如某銀行初期人工處理 “信用卡分期咨詢”,后發(fā)現(xiàn)需求高頻且標準化,轉由機器人 “輸卡號算手續(xù)費”,人工聚焦 “分期違約協(xié)商”,效率提升 30%。
(二)第二步:無縫銜接流程 —— 無感知切換
針對 “轉人工重復描述、等待久” 痛點,通過三方面實現(xiàn)銜接:
  1. 智能觸發(fā)轉人工
無需客戶申請,機器人自動識別觸發(fā)條件:
  • 復雜度觸發(fā):連續(xù) 2 次無法識別意圖(如 “處理特殊訂單”)、客戶明確要人工;
  • 情緒觸發(fā):NLP 識別負面情緒(文字含 “生氣 / 投訴”、語音急促);
  • 風險觸發(fā):高風險操作(注銷賬戶)、大額資金需求(5 萬元退款)。
示例:客戶說 “機器人解決不了,找活人”,機器人 1 秒彈窗 “轉接人工,排隊 1 人,等 30 秒”。
  1. 全量信息同步
轉人工時,機器人自動同步客戶信息,避免重復描述:
  • 基礎信息:客戶 ID、會員等級、手機號;
  • 交互歷史:與機器人對話內(nèi)容(如 “咨詢訂單 123 退款,對‘3 天時效’不滿”)、已操作步驟;
  • 需求關鍵點:核心訴求(解決訂單丟失)、已提供材料(訂單截圖)。
示例:人工接手時,屏幕顯示 “客戶 XXX,訂單 123 丟失,有截圖,不滿‘等 24 小時’回復”,直接切入問題。
  1. 時效保障
  • 高峰預分配:大促、還款日等時段,提前加人工坐席,機器人先過濾基礎需求再轉人工;
  • 優(yōu)先級分配:VIP 客戶、緊急需求(賬戶凍結影響資金)優(yōu)先接入,無需排隊。
(三)第三步:能力互補迭代 —— 雙向賦能
通過 “人工賦能機器人、機器人輔助人工” 形成閉環(huán):
  1. 人工賦能機器人
把人工經(jīng)驗轉化為機器人能力:
  • 標注數(shù)據(jù):對機器人未識別意圖(如 “特殊訂單售后”),標注標簽入語料庫;
  • 優(yōu)化話術:將生硬表述(“退款 3 天”)改為共情版(“退款 3 天到賬,到賬發(fā)短信提醒”);
  • 補充知識庫:新業(yè)務(新品預售)的規(guī)則、政策,由人工錄入知識庫。
示例:人工處理 “預售退款” 后,標注意圖并補充 “7 天到賬,含定金 + 尾款”,機器人下次可準確回復。
  1. 機器人輔助人工
降低人工負擔,提升效率:
  • 實時知識庫:人工溝通時,機器人推相關知識(如客戶問 “信用卡逾期影響”,推 “1-30 天影響征信,收 5% 違約金”);
  • 自動記工單:溝通結束后,機器人整理 “需求 + 方案 + 結果”,人工確認即可;
  • 跟進提醒:人工承諾 “24 小時回復”,機器人設提醒避免遺忘。
示例:人工聊 “社保補繳”,機器人推 “需身份證 / 合同,線下社保局或線上 APP 辦”,人工直接用此內(nèi)容解答。
三、典型場景案例
  1. 電商售后糾紛
機器人承接物流查詢、退款進度,人工處理商品破損拒賠、情緒激動投訴;客戶說 “商品碎了拒賠,機器人只說‘按規(guī)則’”,機器人識別后轉人工,同步 “有破損照片,商家拒賠”,人工直接協(xié)商。
  1. 金融賬戶服務
機器人處理余額、賬單查詢、分期咨詢,人工處理賬戶凍結、大額轉賬異常;客戶說 “賬戶凍結,有錢在里面,急”,機器人優(yōu)先轉人工,同步 “凍結時間 + 近期交易”,人工直接排查解凍。
四、核心原則
  1. 以客戶體驗為中心:不追求 “機器人替代率”,若機器人處理降體驗(如客戶激動),即使能處理也轉人工;
  1. 數(shù)據(jù)驅動迭代:依 “滿意度、轉人工率、解決率” 優(yōu)化分工與銜接;
  1. 人工價值聚焦:解放人工于重復勞動,聚焦 “情感傳遞、復雜決策” 高價值工作。
通過以上策略,兩者可實現(xiàn) “高效與溫度平衡”,既發(fā)揮技術規(guī)?;瘍?yōu)勢,又保留人文關懷,達成 “客戶滿意、企業(yè)降本” 雙贏。